“中国社会科学论坛——三峡城市群·长江经济带”国际研讨会2015年9月15日在湖北宜昌开幕。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,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、党组书记、学部主席团主席王伟光,欧元50集团主席、法国前财政部长埃德蒙·阿尔方戴利发表讲话,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秘书长安赫尔·古里亚发表视频讲话,中共湖北省委常委、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致辞。
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、政府官员、嘉宾等近200人参会。今明两天,与会人员将共同为宜昌和三峡城市群建设提供战略决策咨询,一起探讨三峡城市群建设的功能定位、发展方略和推进路径。
依托长江黄金水道,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,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,是党中央、国务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。三峡区域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,在长江经济带中担负着关键链接和支撑作用。统筹三峡区域发展,打造长江经济带新的重要增长极,推动长江经济带整体开发、互动发展,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。在长江三峡区域规划建设“三峡城市群”,对于推进三峡地区次区域合作,破解三峡区域发展瓶颈,推动长江经济带东中西整体开发、互动发展,加快形成中国经济新支撑带,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。
著名经济学家、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,加拿大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所所长斯科特·沃恩等围绕流域开发与三峡城市群建设这一主题,分别从发挥宜昌在长江中上游的特色功能、区域可持续发展、新型城镇化建设、亚洲城市的绿色增长、区域一体化发展与三峡城市群建设等不同层面、不同视角,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和建议,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,必将对深度谋划推进三峡城市群建设产生积极指导作用。
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,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教授山姆?科尔等围绕区域一体化与三峡城市群建设主题,既有从宏观战略层面对三峡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分析,又有从微观机理角度对三峡城市群内生增长机制的剖析;既有国外相关区域发展先进经验,又有国内区域一体化先行地区的成功案例;既有对三峡城市群建设先导路径和措施的分析,也有对三峡城市群内部角色定位和功能分工的科学构想。他们认为,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,是“中国经济的脊梁”,实现区域一体化统筹发展,是三峡城市群建设的重要路径。
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原秘书长穆库尔·圣瓦尔,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等在发言中认为,生态环境是人类的生存之本、发展之基。当前,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越来越成为全世界共同追求的目标。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,推进绿色发展、循环发展、低碳发展,建设“美丽中国”,实现永续发展,是我们要始终坚持的基本国策。三峡地区是中国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核心区域,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。
武汉亚伟速录服务中心受主办方邀请,为研讨会提供了文字的速记服务,我中心速录师马寒洁和速录师潘瑶参加了速记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