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在我还坚持在第一线奋战的时候,同事就向我推荐了《我的青春谁做主》,在备战的间隙里偷偷的看了几集,饱受煎熬,一方面因为越看越上瘾,另一方面因为要准备考试,心有余悸,所以在考试结束后,我便立马投身它的怀抱,用了近两天的时间一口气看完,很过瘾,也很累,累到我破天荒的晚上九点就与周公约会。
百度贴吧里有很多人把它和《奋斗》相比,虽然我没有看全《奋斗》,但个人观点,偏爱《我的青春谁做主》。每个人看待事物的眼光不一样,因为经历不一样。看完剧集的这两天我很沉默的在思考一些问题,关于爱情、亲情、友情以及生活工作之类的命题,可能太过笼统,太过虚无,但真的给了我一些震憾。
正好这段时间我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已经决定结束现在的工作和生活,开始另一段人生,依旧俗套的是有些迷惘和踌躇甚至有些孤独无助,离开福州独居盐城的这二十个月的时间,我都处在一种远离组织的状态,时间磨砺了我的意志也同样侵蚀了我的坚持,孤独考验了我的幼稚也同样考验了我的追逐。所坚持的这条路走了近五年的光阴,虽不说一无所获却也鸡肋般让我左右为难。五年,几乎穿越了我整个青春的长度,也彻底改变了我最初的懵懂与豪情,回过头去张望,心底多了些许惆怅。
想改行的想法,并不是突然在我脑海里闪现的昙花,在工作不如意,人生发展遭遇瓶颈的时候,都有认真去思考过,我走的这条路入行很简单,也很容易碌碌无为,难的是有所建树,低不处高不就,就这样落入窠臼。而犹豫的是,在这条路上坚持了五年的时间,重新开始需要太多的牺牲与勇气。
只是想想周晋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,电脑速记,是一项不可替代的技能,且不说会不会专业从事这个行业,如果学会,不但会给自己加分,而且还能赚外块,至少在一堆堆的简历里,有脱颖而出的亮点吧。准备跳槽的这些时间里,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寻找适合我的下一站,但在大浪淘沙的商海洪流中摸索,多的是石沉大海的无奈与心酸。
我早已不是初出校园的激情学子,经历五年的职场打拼,我深味一层道理:人才的真正价值,在于其无可替代性。很浅显的道理,为什么文员不过千来块的工资,而工程师少则几千,因为其无可替代性。虽然我并不算是专业技术人才,但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中,接触了很多这样的人,也经历招聘过程,亲身体会到,专业技能对于人才的重要性。
有很多同学和朋友,会在求职的时候向我求教,名牌大学本科毕业后开始失业,也有一些从一开始便预期外面太过拥挤,于是继续读研求一份发展与安宁并存。只是该面对的终需面对,因此我总会对在校的朋友说,无论你学什么专业,无论你读什么学校,重要的是你会些什么,那些红红绿绿的本子只有在经受实践检验后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。
此时此刻更怀念福州,怀念那些给我鼓励给我支持的朋友,还有雷老大的速记团队……我早已过了头脑发热的年纪,也并不是被钱小样五小时一千块的外快所诱惑,只是想真正掌握一技之长,让我可以在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中求得一片浮木,甚至在我遭遇个人金融危机的时候稍稍改变一些现实。可能看过《越狱》的朋友们会有一种感慨:任何技能都会在你的人生中发挥作用。有些人之所以与众不同,或许他多的也只是那一两点的东西而已。在黑暗中,哪怕是萤火之光也足以指引方向改变人生……
喜欢《我的青春谁做主》这部电视,有很多的理由,并不是单纯的追星族,我总是认为,哪怕是看一部消遣的小说或偶像剧也能带给人一些感触,关键在于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力量,如果是改变现状,改变人生的力量,那更是无法言说的巨大收获。有时候面对现实,人也会变得现实,当我们自身变得强大,变得无可替代,那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,无论遭受什么样的挫折,都不会丧失重整旗鼓的机会。
还是那句话:让我们一起所向披靡!
附:【我的青春谁做主】20集27分30秒台词
小样:…浑身的劲没处使,就是会的东西太少,缺乏一技之长。
周总:这样吧,我从未来姐夫的角度出发,偷偷关照你一下,有一样东西建议你抓紧学习掌握,学会了这个,你在秘书的职位上,就会立于不败之地。
小样:是什么东西?
周总:电脑速记。咱公司没有专人学这个,每次开会都要到速记公司外请速记员做会议记录,费用高也不方便,遇上临时会议,经常来不及外请速记,我正要培养自己的速记员。
小样:你打算培养我吗?
周总:你愿意学吗?
小样:当然愿意。那是不是学成之后,就可以算是专业人才了?
周总:对,不可替代。
小样:得,就冲这个不可替代,我学。
周总:丑话说在头里,学速记要坐得住,有耐性,用心刻苦,勤奋苦练。
小样:等着瞧。我努力起来可是很吓人的。
周总:我现在就看出点意思了。那你打算怎么学呢,利用周末去培训班上课还是利用业余时间自学?
小样:自学。不能耽误工作,而且还得尽可能的多在家照顾我爸。
周总:那要会花很长时间的。
小样:我要用同样时间练就同等水平。
周总:这会很辛苦哦。
小样:我年轻,我不辛苦谁辛苦。